我为什么会选择腾龙17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腾龙 17-28 我为什么会选择腾龙17

我为什么会选择腾龙17

2023-06-15 05: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为第四支自动对焦的索尼FE卡口超广角变焦镜头,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甫一发布就成为了索尼微单用户的近期焦点。那么目前有五只镜头可以选择情况下(其中一支还未上市),为什么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的关注度依然不减呢?小编我最近在拿这支镜头进行拍摄,已经有了一点心得,今天我就来聊一聊它~

纸面规格上的优势——体积重量以及内变焦

在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发布之时,最让人惊艳的就是这支镜头在体积上做到接近16-35mm F4,重量上做到目前索尼口自动对焦超广角镜头中最轻的情况下,光圈还能保证有F2.8。再加上它还是第一个做到内变焦的索尼卡口自动对焦超广角镜头,在我实际使用下来发现,这支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前镜组和后镜组分别反方向运动。17端时,前镜组移动到最前端,后镜组移动到最后端,28端时,前镜组和后镜组一起往镜头中央移动。这样的好处自然是重心几乎没有变化,对于视频用户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

画质究竟如何?

单纯的画质测试我们影像新势力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有过测试了,我个人认为画质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有更好的感受,所以大家就来看看我最近拍摄的一些样片吧。

手持拍摄|焦段:17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8s ISO:100

中央100%

焦段:28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320s ISO:100

中央100%

右边缘100%

星芒测试|焦段:17mm 光圈:F8 快门速度:5s ISO:100

星芒效果

焦段:17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50s ISO:1250

焦点处100%

虚化测试|焦段:17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50s ISO:125

焦点处100%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支镜头在画质方面是值得肯定的。锐度上佳,拍摄的延时素材我可以放心的进行裁剪二次构图。最近对焦距离友善(腾龙0.19米,其他索尼口镜头0.28米),虚化效果尚可,对于旅拍相当方便。星芒效果比较克制,既不像某些镜头需要开到F16才能有效果,也不像某些镜头星芒夸张到喧兵夺主。

17-28mm焦段真的够用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是选购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时最纠结的两个问题之一。对于手头已经有一支中焦变焦镜头的用户来说,其实就不那么纠结28mm够不够长,而是纠结17mm够不够广。相对于更加传统的16-35mm焦段,17mm与16mm仅仅相差1mm而已,基本上能够满足90%的使用需求了。对于一些比如我这样的用户来说,10-18mm这段焦段有其他镜头可以解决需求,而且10-18mm这段焦段,更多的是纯风光领域的题材,拍摄频率相对要小很多。所以除了那些“硬核”风光用户以外,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适合绝大部分的生活随拍、视频录制、风光拍摄等等题材。

逆光样张|焦段:28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1000s ISO:100

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与其他这些超广角变焦头不同的是,它除了能够兼顾超广角拍摄之外,还能够兼顾视频的创作。对于视频创作者而言,17mm已经相当够用了,而28mm在打开了APS-C画幅录制视频时也有了35mm的视角。虽然不如16-35mm焦段方便,但是在安装在微单稳定器上,比如如影SC,智云weebill上时,内变焦带来的稳定重心可以让用户免于来回调平。

至于那些追求希望满足100%使用需求的用户,我觉得索尼FE 12-24mm F4G搭配FE 24-105mm F4G OSS可能更好,不过价格重量以及体积上可比不了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搭配腾龙28-75mm F/2.8 DiIII RXD咯……

除此之外……

在我使用这支镜头过程中,我发现有有一个会让很多测试用户忽略的优点:对焦行程短带来的极快对焦速度。

焦段:28mm 光圈:F8 快门速度:8s ISO:100

在我的使用过程中,这支镜头几乎完全没有出现过任何“拉风箱”情况,而且几乎当我半按下快门那个瞬间,就已经对焦完成了,这样的使用体验让我非常的愉悦。再加上现在索尼三代机身还提供了各种强悍的追踪对焦功能,对于想要有极速稳定视频追焦能力的用户来说,这支镜头的对焦能力,棒棒哒~

除此之外,我们也使用了FTZ转接环转接到尼康Z 6上测试过,对焦速度依然飞快,更胜腾龙28-75mm F/2.8 Di IIIRXD一筹。不过跨系统转接就没法使用机身内置的畸变纠正文件了,只适合玩玩,不适合认真的摄影创作哟~

总结

简而言之,这支镜头的定位其实是低配版的索尼FE 16-35mm F2.8GM。同样优秀的画质,同样稳定的重心,更轻巧的体积和重量,更加便宜的价格,这就是我为什么会选择使用这支镜头的理由了。作为视频创作的“甜品级”镜头,腾龙在镜头素质方面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接下来我们就有更多理由期待一下腾龙无反系统中的长焦变焦镜头了,希望也能够让我们心满意足。

*本篇内容来自“影像新势力”原创,如转发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